拒绝校园贷,树立正确消费观

发布时间: 2020年06月18日

“校园贷”就是走进校园的“套路贷”,都是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

 

案例:毕业生因注销校园贷被骗6万多元

 

 

525日下午,开平市公安局接到陈某报案,称被人以注销校园贷账号的名义诈骗了6.7万余元。据陈某讲述,当天下午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360借条的客服,并说陈某在读大学期间注册并使用了“360借条,现政府政策有变,需要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他的征信。客服在电话里准确地说出陈某的姓名和就读的大学校名,陈某信以为真,添加了客服提供的QQ号为好友。客服让陈某下载“360借条APP,将8100元的额度全部借贷后转到陈某的银行卡里,再转到客服提供的银行账户内,这样才可以注销“360”借条中的账号。

 

陈某按照客服要求,将8100元人民币借贷出来转给对方后,客服又声称陈某名下还有好几个校园贷账户,要按照上述操作全部注销。为避免影响自己的征信,陈某在客服的指导下又下载了支付宝借呗”“中邮钱包”“小米金融”APP,一共提现67,100元,并全部转给了对方提供的不同账户。当客服再次指示他下载另一个贷款APP时,陈某才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


“校园贷”也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近年来,高利贷披上了“校园贷款”的外衣,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纯洁的校园,很多学生因涉世未深,缺乏判断能力,便轻易陷入校园贷泥潭。 

 

校园贷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1、具有高利贷性质

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学校,利用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势,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30倍。

 

2、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

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不足以满足其需求。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3、采用各种手段讨债

一些放贷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一定价值的物品进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4、进行其他犯罪

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

 

面对校园贷我们该怎么说【NO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抵制盲目消费、跟风攀比的诱惑。

2、如有正当资金需求的,应当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

3、保持理智,寻求正确的救济渠道。留存相关证据,第一时间与老师和家长商量,涉及人身威胁的应当立即报警。

  [打印]  [关闭]